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市场的现状与对策
1988年在我国建设领域试行了建设监理制度,它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是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从1996年开始,工程建设监理工作进入了*推行阶段。从试行阶段到推行监理制度阶段,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建设监理业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迈进。建设监理事业对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对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设监理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然而,工程建设监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其实际运行和操作中,肯定要暴露出一些问题的。所以我们必须具有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意识和实际能力。面对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生存新环境,只有立即采取行动,以求得认识的升华、思想的拓展、理论的创新和政策措施的*,才能适应新的挑战。
一、监理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不合理的压价
不合理压价使市场进入无序竞争局面。导致监理单位的服务不到位。
原因一:大多数建设单位对工程监理的作用认识不够,对建设监理工作近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了解甚少,轻视监理作用。这些建设单位迫于国家对工程建设监理范围的规定。委托了监理,但从单纯经济角度出发,把监理费用压得很低。
原因二:一些监理单位为了企业的生存,为了保资质,为了保业绩,竞相压价。另外,市场监理单位多,监理投标少,于是行业竞争激烈,一些监理单位为了中标,迫不得己即降低监理费费率。其结果微观上影响了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宏观上逐步降低了整个监理行业的)Aqk水平。
2、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监理队伍缺少高素质、高水平、懂法律懂金融懂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
原因一:我国实行*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以来。监理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基本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体素质而言,监理企业中,返聘的退休人员及临时招聘的人员占有一定比重,其中一部分人是半路出家,他们有的经过短期培训,有的甚至未培训就上岗,人员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知识老化,知识更新较慢。
原因二:监理取费过低,有的企业维持现状已艰难度日,很难花本钱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监理人员的收入不高,待遇较低,承担的责任风险较大,不能与他们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相称。素质高的人员流动性较大,跳槽的频率也较高。
3、监理工作不到位,会导致工程项目的监理失控。
原因一:监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工程出了问题责任是施工单位的,对项目的管理不到位,各专业人员配备更不到位。
原因二:总监理工程师只挂名不出场,空挂监理人员现象有之。有的施工现场只见监理其名不见监理其人。所以监理责任是得不到具体落实的。
原因三:业主行为不规范。业主未经总监理工程师同意,将工程款提前拨付给施工单位。业主直接对施工单位下达指令,使得监理人员相当被动。业主超出合同额外增~Jn-r作量,且资金不到位,影响了工程进度的正常控制。
二、主要对策
1、加大监理宣传力度,加强从事建筑活动各方的法律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勘查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加强从事建筑活动各方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尤其是加强建设单位对工程监理的重要性理解和认识,以*以上法律法规的及时、准确地落实。
2、重视监理投标。
业主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进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在监理招标中应重点考察监理单位业绩、监理单位的信誉度,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等,而监理费用的高低应放在次要地位。
3、建立建设单位主管人员的资格上岗证。
建设单位从事建筑活动的主管人员应参加相应的培训,具备相应的资格,方能上岗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建设单位主管人员的管理知i~v-k平和从业素质水平,有利于配合监理单位开展工作,有利于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投资控制。
4、严格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
对于新成立的监理公司。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资质时,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审查专业技术人员情况、注册资本等情况,经审查合格后,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监理活动。加强监理公司资质动态管理,通过年度考核,工作质量检查等方式,对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查,以*监理单位在其资质范围内能够胜任其相应的监理业务,*监理市场的良好秩序。
5、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